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原主席、中国妇女研究会会长陈至立同志在开幕式上作重要讲话 (中国妇女研究网贺燕蓉摄)

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名誉主席、中国妇女研究会名誉会长彭珮云同志出席大会并参加研讨(中国妇女研究网贺燕蓉摄)

大会开幕式主席台(中国妇女研究网贺燕蓉摄)

大会开幕之前与会领导同志与专家学者亲切交谈(中国妇女研究网贺燕蓉摄)
2013年9月16日,中国妇女研究会年会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性别平等”研讨会在上海举行。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原主席、中国妇女研究会会长陈至立出席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名誉主席、中国妇女研究会名誉会长彭珮云同志出席研讨会。会议开幕式由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甄砚主持,上海市委副书记李希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来自全国26个省区市的妇女研究会领导和32个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的领导和代表以及以文与会的专家学者260余人参加会议。开幕式上还举办了第二批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的颁牌仪式。

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甄砚同志主持大会开幕式(中国妇女研究网贺燕蓉摄)

上海市委副书记李希同志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致辞(中国妇女研究网贺燕蓉摄)

与会领导同志在开幕式上向第二批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颁牌(中国妇女研究网贺燕蓉摄)
陈至立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指出要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因此认真研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提供的新机遇和面临的新挑战,探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中进一步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意义重大。

中国妇女研究会秘书长、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所长谭琳教授主持大会发言(中国妇女研究网贺燕蓉摄)

复旦大学妇女/性别与培训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妇女研究中心主任彭希哲教授主持大会发言(中国妇女研究网贺燕蓉摄)

中国妇女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华女子学院院长张李玺教授主持大会发言(中国妇女研究网贺燕蓉摄)
陈至立在讲话中要求,妇女研究工作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扎扎实实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研究;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找准研究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国情,放眼世界,鼓励学术观点创新和研究方法创新,推动性别平等工作取得新的成就;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坚持为妇女运动实践服务、为广大妇女群众服务的基本宗旨,紧紧抓住现实生活中影响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和科学研究,提出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性的理论观点和对策建议。

上海市妇联主席焦扬同志作大会发言(中国妇女研究网贺燕蓉摄)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政策法规研究室主任蒋永萍研究员作大会发言(中国妇女研究网贺燕蓉摄)

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孙燕玲教授作大会发言(中国妇女研究网贺燕蓉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毛泽东思想研究室主任王宜秋副研究员作大会发言(中国妇女研究网贺燕蓉摄)
她强调妇女研究工作要突出重点,特别要关注消除女性就业歧视、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妇女社会保障、妇女平等参与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的制度和法制建设、先进性别文化建设、大众传媒、妇联组织及其他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弱势妇女群体的社会服务、福利保障和生存发展、女性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妇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等妇女研究工作要突出的重点问题。指出深入研究制约妇女发展与性别平等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是新时期妇女研究的重要任务。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宋建丽副教授作大会发言(中国妇女研究网贺燕蓉摄)

西北政法大学崔兰平教授作大会发言(中国妇女研究网贺燕蓉摄)

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研究院朱剑讲师作大会发言(中国妇女研究网贺燕蓉摄)

中华女子学院石彤教授作大会发言(中国妇女研究网贺燕蓉摄)
她呼吁着力推进妇女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积极促进研究成果向法律政策建议的转化,将妇女研究成果融入各级各类高校和党校的教学和培训内容,融入面向社会公众的宣传思想工作之中。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政策法规研究室贾云竹副研究员作大会发言(中国妇女研究网贺燕蓉摄)

中国人民大学宋月萍副教授作大会发言(中国妇女研究网贺燕蓉摄)

南京农业大学农村发展学院王小璐讲师作大会发言(中国妇女研究网贺燕蓉摄)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沈奕斐副教授作大会发言(中国妇女研究网贺燕蓉摄)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尹仑副研究员作大会发言(中国妇女研究网贺燕蓉摄)
最后,她希望32个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都能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8.19讲话精神,自觉成为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研讨会大会会场(中国妇女研究网贺燕蓉摄)

研讨会大会会场(中国妇女研究网贺燕蓉摄)
会议为期两天半,分大会发言和小组研讨两个阶段。在16日大会发言阶段,来自上海市妇联、高校、社科院和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的13位专家学者、妇女工作者围绕妇联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成长为枢纽型社会组织的路径与前景、政治选举中性别配额制应用的效用、妇女在经济建设中的参与和受益、发展与分化中的当代老年妇女群体、婚嫁失地是否会加剧农村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风险、将先进性别意识纳入高校两课教学、“985工程”大学校领导的性别特征、“感动中国人物”的性别形象与性别意识、“八卦”新闻中的性别差异与性别歧视、气候变化的社会性别研究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在随后一天的专题研讨阶段,与会者将围绕经济建设与性别平等、政治建设与性别平等、社会建设与性别平等、文化建设与性别平等、生态文明建设与性别平等五个议题进行深入而热烈的交流研讨。

迎接“北京+20”工作坊:分享各地成功案例,汇聚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正能量会议讨论(中国妇女研究网贺燕蓉摄)
9月16日晚,中国妇女研究会还组织了“迎接‘北京+20’工作坊”,旨在分享、沟通和交流各地的成功案例,汇聚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正能量。同时,也拟对这些中国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进行理论总结和提炼,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视角和话语,以与世界沟通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