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国际妇女劳动节女教职工骨密度测量报告
作者:admin http://www.woman.sdu.edu.cn
为了切实做好女教职工的骨质疏松预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有病早治、无病早防”的工作方针,根据公共卫生学院领导要求,由王淑娥老师带领,组织全院女教职工自愿检测L2-L4腰椎和股骨颈的骨密度T值,历时一周时间顺利结束。本次三、八活动组织科学、准备充分、服务到位、效果明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公共卫生学院女教职工提供了检测骨密度值的条件,现总结如下:
一、认真做好骨密度测量准备工作
为了做好这次骨密度测量工作,公共卫生学院领导多次商议确定实施方案,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教职工王淑娥等老师带领研究生组成测量团队,科学地制定测量流程,落实好设备器材,保证此次三、八节活动的顺利实施。
二、骨密度测量的实施阶段
活动过程由学院王淑娥老师专门负责,掌握每日进程,协调各科室老师的工作,强调优质服务,督查基本情况调查、骨骼测量等各项具体工作。活动实施过程中,学院老师多次亲临现场指导工作,帮助解决问题,得到测量女教职工的普遍好评,保证了项目实施稳步进行。
三、骨密度测量结果汇总
1、实施时间:2014年3月1日-2014年3月7日。
2、参与人数:公共卫生学院女教职工50余名。
3、测量结果:腰椎骨密度T平均值为-0.4063±1.086,股骨颈骨密度T平均值为-0.1933±1.080,高于同龄人骨密度均值,但其中有部分教职工处于骨量减少阶段,无骨质疏松患者存在。
四、骨密度测量结果分析
本次的三、八国际妇女劳动节骨密度检测活动的完满结束为勤恳忙碌的女教职工们提供了检测BMD的条件,为下一阶段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骨密度检测活动参与有效研究对象47人,年龄分级从26-57岁。所有研究对象中检出腰椎骨量减少者14人(31.9%),股骨颈骨量减少者9人(21.3%)。可能由于此次参与者人数较少,得出研究对象骨密度值正常与骨量减少者的BMI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日常行为习惯对骨密度T值影响
从上表中得出,活动参与的47人中,有喝咖啡和喝酒习惯的人骨密度均值普遍要比没有此习惯的人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喝淡茶习惯的人骨密度均值比没有喝茶习惯的人高,虽然差异也不具有统计意义,但是可以得出适量饮茶可能有益于骨骼质量;有骨关节疾病家族史的调查对象的骨密度均值明显要比没有家族史的值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能提示骨骼发育可能具有的遗传效应。由于调查对象基本为中年妇女,所以若有骨折发生,则原因可能是外伤意外所致,因此此两类人群的骨密度均值差异不具有科学意义。
通过骨密度测量,可以发现我院女教职工的骨骼现状基本良好,为骨质疏松症患者,仅有少量教职工处于骨量减少状态,由于此次骨密度测量仅针对女教职工,且人数较少,结论仅为本院女教职工参考。
本次三、八妇女劳动节活动的顺利完成提示骨骼疾病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我们以后应加大骨质疏松症预防的力度,把疾病发生的可能性消灭在萌芽里,与此同时开展成年妇女营养、运动与骨骼健康的相关讲座,使广大女教职工了解自身骨骼健康状况,希望全院女教职工在辛苦工作的同时,注意自身营养均衡,饮食运动相结合,维持骨骼健康,预防骨质疏松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工会 、妇委会
2014.03.16